日志样式

扬州增加多少例疫情

大家都在看

突然宣布:停飞所有航班

这种病毒冲上热搜!一旦感染,终身携带!

开幕式主会场,定了!

去年扬州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.2%,

列全省第一。

记者从扬州市工信局获悉,

《2022年扬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》出炉

《报告》内容分为经济运行篇、产业发展篇、

创新转型篇、服务发展篇、智慧城市篇五个部分,

详细介绍了去年扬州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就。

经济运行:工业投资增幅全省第一

过去一年,全市工信系统认真落实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重大要求,围绕市委“攻坚突破年”各项决策部署,积极拼搏进取、主动担当作为,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,主要经济指标全省靠前、进位明显。

——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7%,列全省第三、较上年提升5位;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.2%,列全省第一、较上年提升5位,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.1%,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9.3%,增速分别位列全省第五位和第一位。

——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05项,其中50亿元以上5项,20亿元以上10项;新开工制造业重点项目125项,平均单体投资6.1亿元,较上年提高2.1亿元;新竣工项目143项、新达产项目132项,其中8个项目当年开票销售超10亿元;5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,列全省第二。

——全部工业开票销售7905.1亿元,同比增长6.7%,增幅位列全省第六位、较上年提升提升3位。新增开票销售过百亿企业2家,新入选省“百企引航”计划企业2家,新进规上工业企业487家。

产业发展:重点产业规上开票4797亿

过去一年中,我市优势产业集群提速增效、取得突破。13个重点优势产业规上工业开票销售4797亿元(不含软件)、同比增长7%,贡献了规上工业75%开票销售和78%入库税收,汽车及零部件、新型电力装备、高端装备、化工新材料产业保持千亿规模。扬州位列信通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城市榜单第28位、赛迪研究院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3位。

——汽车及零部件:去年汽车产(销)量27.11万辆,其中整车产量18.9万辆,产能利用率及产量均列全省第三。

——软件和电子信息:川奇光电成为索尼、亚马逊电子书供应商,群发光芯科技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成功研发全球首款全固态OPA2D/3D激光雷达芯片。

——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:全年造船完工量约585万载重吨(全省第二),占全国比重约13.5%。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
……

创新转型:6个省首台(套),数量全省第二

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,去年我市围绕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推动企业创新发展,引导新旧动能加速转换,数智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,获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。

——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个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9家;6个重大装备入选省首台(套),数量全省第二;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6家(软件1家、工业45家,数量均居全省第四);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实现“零突破”。

——完成智改数转项目2372项,获批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(贯标类)2家(全省第一)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130家(全省第三),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工厂(车间)20家、省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和标杆工厂8家。

——5家企业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,数量并列全省第三;新增3项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,数量全省第四。新入选工信部《废纸加工行业规范条件》企业一家,也是我省唯一入选企业。

……

服务发展:“小微惠贷”累计为企业融资30亿

过去一年中,市工信局切实履行市优化办、减负办和疫情防控企防组职责,疫情期间全力保障物流运输通畅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高效办理企业诉求,着力解决企业生产发展痛点、堵点、难点,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。

——突出重点保生产,产供链条安全稳定。推进完善政务服务专员机制,全年办结涉企问题58项、回应企业诉求621件。上海疫情期间,为全市近3万家企业审核发放通行证,为10余家企业协调变更进出口货物航线。

——针对需求强服务,助企纾困务实有效。市县乡联动开展中小企业公益活动95场,举办“惠企直播间”各类专题普法讲座20多场、线下专题授课10余场,服务企业近万家(次)。建成“惠政策”系统,精准推送惠企政策21.5万次。

——创新“小微惠贷”专项信贷产品合作模式,累计发放贷款1060笔,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30.69亿元,贷款余额11.68亿元。指导企业开展省、市工信专项资金申报,获批省级资金2.2亿元,发放市级资金2.8亿元。

……

智慧城市:5G用户占比全省第一

过去一年中,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深化,重要领域关键指标和行业应用取得突破,累计建成5G基站8823座,5G用户占比达54%(全省第一);城建市政“城市道路防汛实施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”被评为2022年“智慧江苏”重点工程。

——去年,我市新建5G基站2537个,每万人5G基站数列苏中苏北第一;基本实现市县城镇区、各类开发园区和部分重点乡村5G网络覆盖。

——建立税收协同共治专题库,整合200多项涉税数据,积极探索将涉税数据转化为税收收入,累计补征超过46亿元。

——我的扬州APP提供130多项掌上应用服务,注册用户超过260万;开发我的扬州APP关怀模式,助力老年人跨越“数字鸿沟”。

防疫信息查询(点击查看)

— 近期热门视频推荐 —

通讯员:扬工信 刘玉福

实习生:毕强卉 李慧 记者:嵇尚东

新媒体编辑:刘雷

文字校对:王海艳

(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,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,以便发放稿费)

为扬州工业取得的成就点 !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